花3980元上一堂課,就能打開月入數萬元的財富大門——跨境電商的風口之下,李晴被這個誘人的機會吸引了。
“這是我們的新學員,零基礎做跨境電商,7天就做了15543馬來幣銷售額,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4632元,扣除所有成本還有35%的凈利潤,凈賺8600多,趕緊報名,手把手教學,你也是下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直播間內,身著職業裝的女講師一遍一遍重復著話術,并貼出了月收入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的店鋪收益截圖。他們列出的成功案例中,有90后寶媽、0基礎的白領,還有完全不會英語的65歲退休老人。
講師給的成功案例極具吸引力 圖源:受訪者
李晴的耳朵和眼睛被一串串數字充斥。她還在猶豫,直播間里的報名信息已經開始滾動。“還有3個名額,先到先得,名額有限,老師可教不過來這么多學生。”一旁的助教搶過話筒補充道。
李晴果斷下單,搶到了最后一個名額。但一個月后,她覺得自己被割了韭菜。
黃粱一夢
交費前,訓練營的講師承諾李晴,要手把手教會她做跨境電商,從開店、選品到運營都有一對一的服務,區別“只有小賺和大賺”。
交完錢,拿到學習資料后,她很快意識到這份教材并非點石成金的秘訣,“只是一些基礎的,正確的廢話”。
她帶著疑問去找講師,對方甩過來一個付款鏈接,要求她再轉賬500元,用來注冊店鋪。“在蝦皮注冊的商家需要營業執照和歷史的網店流水,講師說都可以搞定。”
錢轉過去,李晴得到了一個空空的店面,講師又是好一陣沒有動靜。她多次私信講師,終于拿到了一份詳盡的選品單,講師讓她照著搬運,“然后就等著出單吧,到時候我們會再手把手教你”。
“當時我還很激動,也很擔心出單時候不知道怎么給人發貨。”李晴告訴雪豹財經社,她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后臺的余額數字從0開始向上跳動。
然而,幾十件商品上架兩周后,瀏覽量僅為個位數,出單數是0。李晴按照講師的“策略”選品,竟然被官方封了號,理由是被舉報商品侵權。
一向對講師言聽計從的李晴發了脾氣,要求退還學費,對方則要求她再支付1000元,才能走“內部渠道”解封。李晴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割了韭菜。多次要求退錢未果后,她發現已經被導師和銷售拉黑。
再去直播間,李晴看到的仍然是講師賣力宣講、鼓動粉絲報名的畫面,跟她報名那天沒什么區別。
10-23????來源:未知
01-22????來源:未知
03-03????來源:未知
03-10????來源:未知
05-13????來源:未知
05-27????來源:網絡整理
05-29????來源:網絡整理
06-02????來源:未知
06-04????來源:網絡整理
06-05????來源: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