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官方宣布將在全球市場推進平臺模式SHEIN Marketplace,傳聞許久的平臺化終于成真。一向低調的SHEIN首席執行官許仰天對此也公開表示,“將通過平臺模式引入更多第三方賣家。”
實際上,上個月SHEIN Marketplace就已在巴西亮相,據LinkedIn數據,SHEIN此前在巴西組建了一支十幾人的團隊,并在巴西和墨西哥招聘“Business Hunter(商業獵人)”的職位,負責尋找潛在客戶、收集信息并將新賣家引入平臺。而此番官宣,則表明此模式將在美國市場大力推廣,并擴張至全球。
近幾年,SHEIN已悄悄成長為中國出海獨角獸。2021年,SHEIN超越亞馬遜成為美國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之一;2022年,SHEIN的GMV突破300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今年2月, 網傳的一份SHEIN發送給投資者的文件顯示,SHEIN計劃到2025年實現585億美元年營收及806億元商品交易總額。若實現該目標,意味著3年內GMV要增長超過168%。
據國內跨境賣家向虎嗅透露,此前SHEIN已定向邀請國內商家內測SHEIN的平臺化模式,其體驗下來認為在盈利空間、資金壓力等方面都比國內另一跨境電商大平臺好一些。
但也有熟悉SHEIN內部情況的資深人士向虎嗅表達了對此模式的擔憂:“SHEIN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已減弱,而這恰恰是SHEIN的成功秘訣,平臺化后可能會丟了這一優勢。”此外,他認為SHEIN此前被傳出估值下降也與該模式有關,“投資方多了意見不容易統一,自然會對估值產生分歧。”
SHEIN的平臺化策略能否助其繼續高歌猛進,成為業內人士矚目的焦點。
平臺化策略吸引中國賣家
據已接到SHEIN第三方平臺業務內測邀請的賣家表示,SHEIN給出了不少優惠政策:前3個月免傭金,后續全品類收取銷售額10%;前3個月SHEIN承擔退貨運費,后續賣家自行承擔退貨運費;賣家享有定價權,且0流量費用。
另外,已體驗過的跨境賣家告訴虎嗅:“SHEIN支持賣家少量測款,這可以有效減輕賣家的備貨壓力。另一家平臺就不允許賣家測款,需將大量貨物先備到他們的官方倉庫,若不暢銷,風險很大。”
不難看出,這一策略延續了SHEIN品牌自營時的一貫策略:少量上架產品測試需求度。這種小單快反模式一度被各種服裝公司奉為圭臬。
值得注意的是,若推行平臺化模式,倉儲物流能力就變得更為重要。
此前SHEIN美國業務總裁George Chiao稱,將計劃在美國建立三個大型配送中心。目前SHEIN在印第安納州Whitestown的配送中心已投入使用,將運輸時間縮短了3-4天。在美國的第二個配送中心坐落在南加州,計劃于2023年開業,第三個配送中心則計劃建在美國東北。此外,SHEIN還計劃在波蘭建立配送中心,波蘭是中國通往歐洲的重要中轉站。
不過,與亞馬遜及國內的跨境電商平臺相比,SHEIN在倉儲物流上仍有不小的差距。據內測賣家透露,目前第三方賣家大多數還要采取自發貨模式。
10-23????來源:未知
01-22????來源:未知
03-03????來源:未知
03-10????來源:未知
05-13????來源:未知
05-27????來源:網絡整理
05-29????來源:網絡整理
06-02????來源:未知
06-04????來源:網絡整理
06-05????來源: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