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信用和實力的表現形式,那么,能源則是一個國家經濟未來的根基之一,能源更是人類發展的主線,也是世界經濟的“血脈”,世界可以沒有貨幣,沒有黃金,但卻不可以沒有能源,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現在,美國也正通過煉油技術的改進和頁巖油企業加速債務擴張刺激生產,正用盡辦法想成為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國,爭取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更在全球收購了大量的油田,市場普遍認為,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原油進口進入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SPR),并為未來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
但中國的SPR此前一直鮮有公布,所以,近幾年以來,不管是外界出于何種原因,這自然引起了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家石油公司和一些外媒的猜測,同時,此刻,也正處于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迭代的交匯期,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新能源的探尋,還是對傳統能源的升級和利用,中國無疑走在了前列。
事實上,從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下神火,再到中國傳說中燧人氏鉆木取火,這些都在說明人類長久以來對光明和能源的探索——從草木到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再到新能源......
要知道,以石油為代表的不可再生資源終有一天將會枯竭,而就當市場還在為石油產量“暗渡陳倉”及熱猜中國的原油儲備能使用多少天之際,中國經濟或已占據新能源高地,并創下了全球綠色能源之最,而新能源變革更是關乎到世界經濟命脈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生息。
為此,數周前,在國家能源集團召開的會議上已經確立了“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的目標,分析認為,這一世界級能源巨頭必將開啟中國能源產業的井噴式發展,并創下了綠色能源全球之最,我們注意到,國家能源集團旗下有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產公司,擁有風電裝機3300萬千瓦,年發電量570億度的能力。
第二個綠色能源全球之最是,中國目前已經攻克了可燃冰的這個讓世界驚奇的新能源技術,要知道,可燃冰開采是一項世界性難題,而就在近日,中國或又將掀起全球能源的變革,那就是將正式實現可燃冰的大規模商業化開采,這就意味著中國將能馬上用上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而在這一技術上,中國已領先美國日本等國外公司。
第三個之最是,中國通過投資太陽能、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技術,正在打造減少對石油等化石燃料依賴性的手段,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公司的領先地位已經坐穩,對此,市場情報商 Roskill 鈷礦分析師 Jack Bedder 表示,由于中國在鈷供應鏈有優勢,如果鈷供給吃緊,則十分利好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同時,中國還攻克了新興的地熱資源干熱巖勘查重大技術,數據顯示,干熱巖可供中國使用幾萬年之久。
不僅于此,中國預計還將在幾十年內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發電的穩定燃燒“人造太陽”項目,以提供更加清潔和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而目前包括英國、泰國等20多個國家的客戶都對中國的國家名片“核電華龍一號”也有強烈興趣,而目前,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核能公司前景暗淡,而中國核電卻很熱。
對此,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曾表示,中國的新能源體系正在經歷一場令人矚目的技術變革,如果說,歷史上的中國錯過了蒸汽機發明帶來的工業文明,錯過了海洋文明,那么,當下,中國正在全力提速的綠色能源科技時代,則實現了眾多重大新能源領域的突破,并確保新能源(比如可燃冰)的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世界經濟或也將因此能享受到這場由中國噴薄而出的新能源變革所帶來的經濟紅利,比如,在剛剛閉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除了傳統能源央企簽大單之外,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能源領域也是首屆進博會的一大看點。
而以上這些多個全球綠色能源之最,不僅是對新能源的探索,還是傳統能源的升級可能已讓美日的傳統能源工業體系感受到了新能源危機,不過,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更意味著,中國經濟或已占據新能源高地,同時,這或也是我們這代人繼煤炭和原油等傳統能源被開采使用之后所面臨的重大投資機會之一。(完)
10-25????來源:未知
11-14????來源:未知
11-08????來源:未知
11-13????來源:未知
04-05????來源:鳳凰財經
11-05????來源:未知
10-17????來源:未知
10-29????來源:未知
11-03????來源:未知
10-22????來源:未知